認識秀英花(一)
身為三重人你不能不知道~
秀英是誰?聽起來有點「俗」、有點像「老古董」,
猶如「菜市仔名」的秀英,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認識她?
在歷史的洪流中,秀英曾轟動三蘆的舞台,
以當家小旦之姿,粉墨登場,
演出跨世紀令人懷念的秀英傳奇。
隨著文獻資料出爐和挖掘長輩們的回憶,
讓我們有機會,揭開秀英的神秘面紗。
秀英花的身分證 文/張明祥老師
秀英花(學名為Jasminum Odoratissimun)原產地在印度,屬於木樨科,茉莉屬、素馨屬。樹枝是可攀爬的軟枝,樹葉為對生單數,花朵富含精油可做香水,也可做花茶的添加香料。花期從每年清明後開到11月。
從目前可查到的資料顯示,三蘆地區的秀英花可溯及清光緒13年(1887),新莊郡鷺州庄三重埔的張林達氏,從福建漳州引進台灣種植。當時有王安定的合興號茶行、建興號茶行,將秀英香花茶輸往南洋。
清朝政府會在三重地區種植香花,為的就是將「清心烏龍」(製造包種茶的茶樹品種)夏、秋採收的茶葉加工製成「紅茶花茶」、「包種花茶」,然後賣給其他國家。
為什麼要選在三重呢?因為三重距離台北的製茶場不遠,屬沙質土壤、水質乾淨,又有大片土地可以種植,是種香花的理想地點。香花的種類包括秀英花、茉莉花、黃梔花等,花茶製作,包括秀英花茶、茉莉花茶等。在大稻埕發展過程中,茶葉興起,大量銷往廈門各地,再由廈門茶商輸往南洋、歐美等地。
在三蘆地區的民眾,有倚水而居的特性,三蘆就是大稻埕商埠的衛星城鎮,遠離三蘆之外的地方就沒有香花。在那個年代,秀英花大量遍植於淡水河左岸,採收後經由水路輸運,送到右岸的大稻埕碼頭,是本地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也可說是三重、蘆洲的區花。
香花的蹤跡
河水是生命的源頭,也是古時候交通要道;大河孕育出生活的基本要素,香花的蹤跡也跟河水有關聯。淡水河的右岸是大稻埕,清朝時代是台北城的大商埠,左岸則是現在的三重和蘆洲。前清時期,整個臺北盆地對外連繫,都是倚賴淡水河及其支流所形成的水路交通系統,當時從大陸來的大帆船可直達新莊的頭前埔(頭前是第一重的意思,埔則是閩南對河岸沙洲平原的慣稱,「三重埔」則是第三段沙洲平原的意思)。後來因為淡水河上游帶來大量的泥沙,河床淤積漸高,船隻航行不方便,開發的重心,就轉到下游的二重埔和三重埔地區。
依據追溯考察,從清朝康熙到光緒13年(1887),大漢溪與新店溪在江子翠交會處(今二重輸洪道入口處),緊接著就是淡水河的起點,到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再延至淡水河出海口,基隆河延伸經內湖到汐止(古地名為水返腳),都有香花出現的蹤跡。
先民來台開墾會依循他們在原鄉的生活經驗,為了互相有照應,同鄉會聚集在一起;例如今日新北市三重區的同安街,就是過去福建同安人的聚集的村落而得名,一直延用到今天。還有許多路名、地名,也同理可證。沿著淡水河及其支流,跟著先民發展的留下的痕跡,我們一樣可以找到在三蘆消失的香花蹤跡。
新莊郡-蘆洲庄-三重埔古地圖
香花分布地
依照日據時期的行政歸屬-新莊郡、蘆洲庄、三重埔。在一百多年前,顯然蘆洲要比三重埔來得重要,在那個香花遍植的年代,可溯及到現在的新店、秀朗、東園,除了秀英花還有茉莉和黃梔。曾有耆老告知,秀英花還遠達水返腳(現今汐止),中間則是內湖。遙想早時以大稻埕為圓心,等距的圓周範圍,可能都是大稻埕的衛星城鎮。以三重、蘆洲與對岸的大稻埕,可說是咫尺。
光緒 13 年(1887),張林達氏引進秀英花,在三重蘆洲普遍種植,不知是因地理位置的便捷,還是隨墾拓而引進?但是,在其他文獻上又可考據,更早年代,今日東園一帶就有香花。在大約同樣的年代,今日的貓空、木柵,是由張林富氏引入鐵觀音茶葉,當時張林為其複姓,張林達與張林富是否有血源關係?值得再一步探索與調查。
秀英花並非福建或鄰近省份的原生種,原產地為印度,讓它發揚光大的是法國人,是否與法國人擅用香水有關?就不得而知了。秀英花飄洋過海流傳普世,現今全球許多地區仍有秀英花存在。據悉,秀英花為泰國國花之一(泰國有兩種國花,睡蓮和秀英花),巴基斯坦也以秀英花為國花,非洲的突尼斯的國花也是秀英花。
三蘆地區的香花,在非製茶時節(冬、春二季間),皆聚於「香水會社」製造成香水的相關產品。由於香花種植拓展甚寬廣,估計產量不在少數,除了製作花茶外,絕對有其他用途,否則如何從清朝光緒 13 年(1887)延至西元1949年後?國民政府初期抵台時節,仍有相當多的數量,民國60年左右,因環境更迭、農事漸弱,秀英花才漸漸式微而至消失無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