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三重大拜拜系列報導之三【神農大帝遶境之古往今來】

三重大拜拜系列報導之三
【神農大帝遶境之古往今來】
社區記者 陳雅君 報導

講到三重埔大拜拜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是有好料的可以吃-因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菜餚祭祀神明並請客辦桌,還是神農大帝出巡時的鑼鼓喧天和目不暇給的陣頭表演,又或者是從四面八方湧入的人潮和車潮所造成的交通擁塞畫面呢?也許你曾很榮幸的參與過三重的那一段瘋狂年代,又或許你來不及加入,但沒關係,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探究神農大帝出巡的古往今來。

神農大帝出巡事蹟 蝗蟲vs鐵甲龜仔

聯樂社社長也是先嗇宮前任總幹事林成動說:「以前農藥沒有這麼發達,都是農業區,有一段時間五股、新莊中港、化成路種不起來,神農大帝請出去遊街,蟲就死掉了。那時候的事,現在還有很多人在流傳。」

三重捷興宮管理委員會主委陳萬得說:「以前農業社會,就我所聽到的、知道的是,每年收成若不好,那時都有蝗蟲害,土地公和五穀先帝出來巡一巡,那一年就豐收,很靈的。」

「我不了解,但我公仔曾說過,之前有鐵甲龜仔,那蟲的殼很硬,我們壓不下去,牠都吃稻子,四月二十五日,五穀先帝出巡,走到那裡,龜仔就死到那裡,所以那些務農人家,四月二十五日就拜得很工夫,家家戶戶都有請客,就是這樣來的」這是南義社社長王清陽聽他阿公說的。

在三重的農業社會時期裡,神農大帝的神威屢屢顯靈,獲得百姓深深的肯定,更凸顯出神農大帝出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聯樂社踩街(照片提供:三重社大)

神農大帝出巡之陣頭組成

陳萬得說:「西區有五保(也就是現在行政區域劃分的里),廟邊發展比較早,比較有錢,五谷和二重就出錢,德厚有聯樂社、過圳有南義社就出陣頭,我們這邊以前是貧窮庄,沒錢就出土地公還有出人力,我們這邊以前都種花啊!黃梔、茉莉、麻竹。」

「我小時候,懂事開始大約是民國四十幾年的時候,神農大帝要出巡時,我就跑去先嗇宮等著拿旗子遶境,如果陣頭看中我,就會叫我過去,拿一個旗子就有五塊,那時我們的零用錢才二塊。」所以從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他每年都去幫忙,對於當時的他來說應該是既可看熱鬧又有錢賺又能替神明服務,真是一兼數得。

在三重早期農業社會,大家生活步調差不多,白天務農,傍晚飯後就聚集在廟口下棋、泡茶、閒話家常,或學習陣頭技藝(樂器、戲劇、舞龍、舞獅……等)。在戲劇方面,因演出人員均是農家子弟,故又稱為子弟戲。每當神農大帝要出巡時,全村落的百姓均會放下農務,相邀參與活動並各司其職共同完成遶境。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不論大人、小孩,對於神明的事務大部份都是義務性的且很熱衷參與。後來三重進入了工商業時代,人口大增,工作性質改變,陣頭慢慢也變成了一種職業。

可是在政府實施復興中華文化,刻意的打壓廟會活動後,陣頭慢慢的沒落了,現在學習陣頭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因為無法單單只靠陣頭這一份工作來養家活口。王清陽說,南義社目前都靠第三、四代的在支撐,但他們都已經六、七十歲,且也僅剩十幾人。但他們仍然不放棄,繼續尋求對陣頭文化有興趣的年輕民眾,提供他們場地與器材並請老師來教學,希望陣頭文化能繼續傳承下去。

神農大帝踩街之盛況

農曆四月二十六是神農大帝聖誕,二十五日神農大帝會先在三重遶境祈福消災,先嗇宮於活動前一、二個禮拜左右就會先派專人去沿路貼香條,主要是告知當地寺廟及沿途的信眾,神農大帝何時會從此地經過或停留,希望信眾能設香案迎接、寺廟能盡地主之誼。

在出巡的路線確定之後,會製成圖表成為「路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路線圖。廟方會請人將路關用毛筆寫在木製的牌匾上,神農大帝出巡時,會請四人扛著路關牌走在隊伍的前方,讓信眾一目了然出巡的路線。

除了路關牌,還有西燈頭旗上面會寫上先嗇宮、神農大帝名號,讓沿途信眾知道是那間宮廟及主神出巡,再來就是捷興宮的土地公來當神農大帝的開路先鋒官。

先嗇宮西燈頭旗(照片提供:三重社大)

聯樂社因和先嗇宮屬同一村莊,故成為神農大帝駕前樂班-林成動說:「每年神農大帝出巡,南義社和聯樂社一定都會出陣。光一個軒社北管就三十人,神像一尊一天就要五人輪流扛,加上舞龍、舞獅、大鼓。」

雖說正統陣頭陣容就只有鼓陣、獅陣、龍陣、什音、八管這五種,但你可以想像三十支鼓吹同時吹奏時響徹雲霄的浩大聲勢嗎?加上鼓陣整齊劃一的咚~~~鼓響,就可以想像當時震耳欲聾的磅薄氣勢。為了增加陣頭的可看性,又加入了民俗雜耍技藝表演,如公揹婆、蛤仔精、車鼓陣、桃花過渡、布馬、牛犁、踩高蹺……等。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活習慣的不同,陣頭陣容也跟著改變,電子花車、電音三太子、西洋管樂、大型玩偶……等,慢慢取代了部份陣頭陣容。

台北縣最大的軒社,也是三重唯一拿過陣頭「特賞獎」的軒社-南義社第三代社長王清陽說:「我十八歲就加入南義社扮神將,那時是民國五十二年。先嗇宮神農大帝遶境,那時候出陣人數一團大約出動二、三百人,南義社可動員人數約八十人,大部份都是從外縣調派過來幫忙支援,所以神農大帝出巡整個遶境隊伍,光廟方及陣頭人數就破千人。」

神農大帝遶境的隊伍除了在地陣頭的演出,還有來自全省各地方的陣頭團體來慶賀神農大帝聖誕,同時也隱含著互相切磋較陣的心態,也因為如此,有來自全省各地的親朋好友,除了來三重吃辦桌,另一個目的就是看陣頭比拼,因為在這裡才有機會看到南北不同文化的陣頭陣容,實在是不容錯過。

而在信徒的眼中就像是在看偶像走金馬獎紅地毯,只是這條紅地毯看不到盡頭。又像是世界節慶-巴西嘉年華遊街,只是把熱情的森巴舞曲改成劈里啪啦劈里啪啦響徹雲霄的鞭炮聲。

但信徒可是有備而來的,家家戶戶都備了香案,有鮮花、素果、蠟燭、酒、雞、豬、魚……等,等著要奉獻給神農大帝,感謝衪保佑今年收成好,家人都吃得飽。

當神農大帝的神轎經過時,還要趕快把香案上的香拿去跟衪香爐裡的香交換,意味著衪有進到家中巡視,有驅邪避煞的功效,並拿一張衪加持過的平安符放在身上或家中保平安。有些信徒甚至會拿著香跟在遶境隊伍後面,陪著神農大帝一起巡視整個三重埔,一大群人就這樣浩浩蕩蕩一步一步的走著,場面非常壯觀。

早上以車隊遊行方式進行(照片提供:三重社大)

時代在變遷,都市型態的轉變,人民的訴求不同,神農大帝出巡的方式也有所變化。遶境方式分為上午車隊出巡整個三重,下午人車搭配踩街輪值區城。為了增加與民眾的互動,除了保持換香及發放平安符的民俗活動,還增加了發放農作物,如瓠仔、菜瓜……等。同時為了體恤學生,經過學生考區時,禁放鞭炮及使用擴音器,鑼鼓隊伍立刻壓低音量噤聲通過,讓民眾對於傳統廟會活動另眼相看。

神農大帝出巡之社會觀感及意義

早期三重是以農業經濟為主,幾乎所有的百姓都從事農業耕作,而這恰巧是一種靠天吃飯的行業,加上當時醫藥並不發達,百姓對於教導人民耕作並嚐百草開啟醫藥救人的神農大帝更加仰賴尊崇,進而對於神明的事務就當成自家的事來辦。神農大帝出巡除了是廟方的活動也關係到農民的生計,百姓們都更加熱情的踴躍參與。俗話說人多就熱鬧,鑼鼓喧天,炮聲連連這是一定要的,這樣才能顯現出神農大帝遶境時歡慶熱鬧的盛大場面。每家每戶的人都為了這場出巡忙進忙出但內心裡卻是興奮萬分,就是冀望這個活動能圓滿完成,今年事事平安順心。

經濟型態的轉變,民國五十五年至六十九年,加工出口、十大建設、十二大建設的影響下,人力需求大增,三重突然大批湧入從中南部北上尋求工作機會的鄉親,他們漸漸地扎根在三重,在這裡傳宗接代,因此三重的宗教信仰也後續慢慢的多樣化了,不再以神農大帝為其主要的祭祀神明。加上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自我主義提升,以自我為中心,而廟會的活動又經常伴隨著空污、噪音及交通阻塞、信仰不同……等問題,漸漸引發部份民眾的反感及抗議。

為了符合社會的期待,廟方配合政府政策,於合法的時間內舉辦活動,並減少點燃炮火,並派專人清潔路面炮火餘料及指揮交通,以保持交通順暢,以順應民意,藉此也讓廟會文化得以保留。其實不管社會如何變遷,神農大帝遶境的宗旨始終不變:祈福消災解厄,讓百姓衣食無憂。明年神農大帝遶境盛事,歡迎您一起來參與喔!

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翻轉三重南區 從烤香腸開始

【翻轉三重南區 從烤香腸開始】
社區記者 蔡育琳 報導

「古箏琴韻」班老師張稚英(前排右二),帶領學員們演奏「高山青」等樂曲。

113日,陽光普照的週六午後,一場翻轉三重南區的活動在光興國小舉辦,原來是三重社區大學106學年度秋季班成果展。現場有古箏的優美樂聲,以及烤香腸的氣味,各攤位都吸引了不少民眾,尤其是闖關活動大受歡迎,除了可以抽獎還能領取現烤的香腸。

三重社大主秘楊姵琪,親自烤香腸送給現場民眾。

2001年成立至今的三重社大,以往成果展大多是靜態展示和動態表演,為何今年會有烤香腸?三重社大主秘楊姵琪回答:「希望可以做比較有趣、比較多元的方式,每次都有不同的亮點……希望大家來的時候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歡迎大家來玩!」
左為新北市三重區公所區長劉來通,右為三重社區大學校長劉世偉。

三重區公所區長劉來通蒞臨現場,對於社大給予肯定:「社大在我們三重蘆洲地區,這十幾年來的服務,是為我們地方的提供了非常棒、非常棒的學習環境,這個社大非常的多元、在地。」

針對今年的成果展主題,三重社大校長劉世偉說:「我們的主題是翻轉南區,那我希望跟市政府這邊做一些合作,讓三重比較弱勢的地方,可以重新做一個思考,怎麼樣讓它做一個更前進一個新的發展。」

三重正義南路29號入口處,擺著三重社大的旗幟。

三重南區的天台廣場就像台北的101大樓,人來車往相當繁華,但在正義南路29號,俗稱三重29街,過去治安不佳、環境髒亂,居住者大多是弱勢族群。經過三重區公所的改善,現在煥然一新,正在等待更多創意和規劃,也讓民眾更了解它的過去與未來。

三重社大講師賴俊男(右四)帶領導覽志工與參加民眾,於天台影城合照。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三重南區,「秀英花大使-三重在地導覽志工團隊」邀請民眾來正義南路散步,聽老師和志工們說故事,感受三重的「多元、多變、多傳奇」。黃小姐從小生長在三重,這天帶著姪女來參加導覽活動,「我也想了解一下我們生活的地方,它有什麼樣的歷史……我覺得第一個是可以認識地方,第二個就是說它是個舒壓的活動。」

林志峰老師(右一)親自泡茶,與學員們談古說今。

除了導覽團隊,三重社大還有一門文史課程,「走進歷史看台灣」已開課14年,有學生從頭跟到現在。講師林志峰說:「因為我的課程都是課堂先上一些室內課,然後把課堂裡面所學的知識,再帶到實地上去做走訪和探討,這14年來我幾乎沒有重覆過定點。」

學員林美淑本身是三重埔人,對本地文史很有興趣,她說:「在我們老師的教導之下,更加的了解,耆老所講的,跟老師講的,才融會貫通。」學員李素貞也非常推崇林老師:「他在研究歷史,還可以串聯古今,對我們覺得說,看這個時事比較不會偏頗,我覺得這是很大的一個好處。」

學員們親手磨咖啡、泡咖啡、義賣咖啡,相當受民眾歡迎。

三重社大有許多音樂班、舞蹈班,經常會去做公益表演,而在成果展這天,咖啡班、西畫班、書法班、手工皂班、毛線編織班的收入,都要捐給慈善團體。大家來學習,不只為了自己,也為了社會付出心力。

咖啡班講師廖梅君也是三重人,過去在咖啡業界獲得許多獎項,她覺得很榮幸能回到家鄉貢獻所長。對於今天的義賣活動,她說:「一方面是做一個愛心,那第二方面讓學生有一個舞台,雖然不見得每個人都可以有能力開咖啡店,可是他可以感受一下當老闆的那個心情……一杯只賣50,然後是完全的捐出去,幾乎是用成本價的方式在回饋。」

1970年建校的光興國小,因校舍老舊,於2012年開始整建,2015年完工。

翻轉三重南區,營造社區活力,就從烤香腸、文史導覽、義賣活動開始,三重社大不只展示多元成果,也用人情味關懷更多角落。

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

三重大拜拜系列報導 【吃光橋與路,時空轉續集】

【吃光橋與路,時空轉續集】
瘋狂的年代,熱鬧的拜拜-三重耆老訪談紀錄之三
社區記者 蔡育琳 報導

半世紀前,名聞全台的三重大拜拜,到底有多熱鬧、多瘋狂?為何人們如此投入,還要政府出面抑止?時過境遷,往事只能靠回憶,我們採訪了幾位本地的長輩,每個人有不同經歷,但是對於當時的盛況,他們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分享了生動故事。


請客不一定有信仰

三重大拜拜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街小巷到處請客,但請客是一回事,拜拜是另外一回事。三重埔文史研究協會理事長洪希賢說,請客的人不一定會到先嗇宮拜拜,也不代表就信神農大帝,「可能是信媽祖的、信佛祖的,但是425是地方的大拜拜,人家會問說你住三重,你不用請嗎?」

民國51年,洪希賢一家從大稻埕搬到三重,因此入境隨俗:「人家425在拜拜,我們也跟著拜,不然以前我們是拜513(城隍爺聖誕)。」另外他也提到,有一些少數的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不願意讓人家知道,所以還是會請客。

請客除了入境隨俗、不落人後,也是應酬交際的好時機。洪希賢的父親當時在礦務局工作,資歷深、朋友多,請客在所難免。「我家一定要請3天,因為我爸很好客,我爸自己煮的,他很會煮。」4252627日,洪家每天要辦兩桌,洪希賢唸初中時,就會請老師同學來吃大拜拜,「平平都是住在三重埔,今天你來我家請,明天我去你家請。」從學校到社會,都要做人情往來。

前任三重埔文史研究協會理事長陳秋金說,大拜拜一星期前就有人請客,他對應酬不熱衷,但是盛情難卻,「一直叫一直叫,沒有去好像不好意思,好像看不起他。」不過陳秋金也提到,雖然整個三重都在拜拜,「實際上都是在請客,你們在南部來的也好,在本地後來出生的也好,你連今天請客究竟是拜什麼,人家都不知道。」

大拜拜的過程中,有虔誠的信徒為神明祝壽,也有受大環境影響的一般人,為了面子、應酬、社會風氣等因素,必須要請客,不得不參與。就像現在的聖誕節,很多人未必信仰基督,還是會說一聲聖誕快樂,甚至吃聖誕大餐、買聖誕禮物。


民國43年出版的《先嗇宮沿革概要》(翻拍:蔡育琳)


中興橋與高速公路

民國43年,先嗇宮建宮200週年,出版了《先嗇宮沿革概要》一書,裡面有一篇
「風俗沿革」,描述古今對比:「古之迎神賽會。客稀而禮樸。蘋蘩蕰藻可以饈神。蔥蒜芹韮可以宴客。今則山珍海味。窮奢極侈矣。古風其可再乎。」

蘋蘩蕰藻是可食用的水草、野菜,蔥蒜芹韮是一般的家常菜,原本祭祀神明、宴請賓客,準備這些就夠了。然而人心不古,隨著經濟力的提升,三重大拜拜演變為山珍海味、窮極奢侈,民國43年已是如此,進入5060年代想必更驚人。

425日吃掉一條中興橋,一條中興橋給你們吃光光。」關於這個說法的來源,陳秋金記得是因為有一位記者的報導。在他印象中,建造中興橋花了2300萬,在那個年代是一筆巨資,因為就連政府也沒什麼錢,「三重市公所一年預算大概5000萬。」

「人家說輸人不輸陣,輸陣就歹看臉,標會來請人客,請完再來艱苦坐卦(罪過)。」世居三重、台語流利的林瑞昌,用這段話來形容「請客的學問」,也談到相關產業的效益,「當然請客會造就一些經濟出來,好比說魚、肉、雞、蔬菜、海產、南北貨,你看全三重請,那請多少?一年吃掉一條高速公路。」

民國60年,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開始動工,63年第一階段(三重到中壢)通車,67年全線(基隆到高雄)通車。根據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中山高速公路全長375公里,平均每公里造價約1億元(備註)。從吃掉一條橋到一條高速公路,這個說法可能有所誇大,但也反映出三重大拜拜的瘋狂,已達到了巔峰狀態,也埋下了消退的種子。

三重人花錢如流水,請客請到上新聞,政府開始提倡節約,還要課稅。熟悉三重市政的陳秋金說,公所的財政課會去收宴席稅,兩桌以上就要交稅,每桌大約200300元。他家是大家族,親戚多客人也多,為了避免交稅,這邊擺兩桌、那邊擺兩桌,事實上都是同一家請客。

請客的時候,酒類是一大開銷,陳秋金描述大拜拜喝酒的情況:「不是用杯子,用那個碗,那個時候好像請客啦,還是喝酒啦,都是三重第一。」這種第一名值得驕傲嗎?陳秋金感慨道:「那個時候的三重很好笑......很丟臉,到南部去的時候,南部的人都這樣子說,你們三重埔大學畢業的,就是沒有腦筋,好像看不起你們三重的樣子。」

備註:參考資料來自《技師報》網站,<國道高速公路工程回顧>一文,作者:賴再生 技師,日期:2017-04-16,文章連結:https://goo.gl/tNdcYa



這篇報導日期是民國51529日,記錄了三重大拜拜的花費:「由於政府宣導節約的成功,今年的拜拜消耗比去年少得很多,據初步估計今年僅約一千餘萬元,而去年耗資卻在二千萬元左右。」(照片提供:三重社大)


三重大拜拜的續集

在吳卿輝的印象中,民國70年後漸漸不再請客,原本有鄰居會先問好這家兩桌、那家三桌,在巷子口一起請客 ,但後來就沒有人問了。因為他們家開工廠,員工和親友比較多,「後來我們都到餐廳去了,原則上就是425大拜拜,還有尾牙這兩次請客。」他認為是外地人口增加 ,一開始還會入境隨俗,但隨著工商業發達,農業式微,大拜拜就也消失了。

至今仍住在祖宅「崇德居」的林瑞昌說,全台北縣第一個縣轄市就是三重,三重是全台灣省第三個縣轄市,發展迅速的三重就像什麼呢?他比喻道:「三重是台灣的大熔爐,人家說美國是民族大融爐,台灣各地的鄉親來三重,也是一個大融爐。」

三重的出外人特別多,林瑞昌認為,是因為居住費用比較低,而且過一個台北橋,就可以到台北市「討賺」。許多來自雲林、嘉義、彰化的外地人,林瑞昌也跟他們成為朋友,有時他會跟「換帖」的好友說:「你不要常說你是土庫,你來這裡,你兒子在這裡出世的,你都已經要娶媳婦了,你已經住三重比你的故鄉更久了,你還說土庫人,你要說自己是三重埔人。」

回顧過往,三重大拜拜有其時空背景的因素,是一段難以重演的歷史,如今台北橋只會塞車,不再人擠人。不管人們從哪裡來、從何時來,日久他鄉變故鄉,只要珍惜這塊土地,外地人也能成為本地人。大拜拜的盛況不再,宗教精神卻可提升,例如公益慈善、文化傳承、情感連結等,現在每年一度的神農文化祭,更進一步貼近民眾的生活,創造一篇篇在地的新故事。



民國106514-21日,為慶祝神農大帝聖誕,先嗇宮舉辦神農文化祭,有一系列的相關活動。(拍攝:蔡育琳)


特別感謝:
受訪者:林成動、林彥助、林瑞昌、洪希賢、吳卿輝、陳秋金、陳萬得、賴俊男
指導老師:蔡棟雄、林雨佑
主辦單位:三重社區大學
保佑單位:三重先嗇宮,神農大帝與眾神明。三重捷興宮,土地公與土地婆。

三重大拜拜系列報導 【吃喝大請客,在地存記憶】

【吃喝大請客,在地存記憶】
瘋狂的年代,熱鬧的拜拜-三重耆老訪談紀錄之二
社區記者 蔡育琳 報導

半世紀前,名聞全台的三重大拜拜,到底有多熱鬧、多瘋狂?為何人們如此投入,還要政府出面抑止?時過境遷,往事只能靠回憶,我們採訪了幾位本地的長輩,每個人有不同經歷,但是對於當時的盛況,他們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分享了生動故事。


民國106年農曆425日,三重一位爐主家門口,擺了案桌,備了祭品,恭迎神農大帝聖駕。(拍攝:蔡育琳)


請客都吃什麼好料

提到三重大拜拜請客的詳情,捷興宮主委陳萬得說他們家是請流水席,從中午開始吃到半夜,「來三、五個人,就把菜熱一熱,燒酒喝下去。」當時一般人都是自己煮,陳萬得剛退伍時,當家做主請了三桌,也是他自己掌廚,「冬粉用炸的,滷白菜加上蒜頭、蔥,排骨炸一炸再煮芋頭,五味菜有竹筍、香菇、鹹菜,煮個竹筍湯、鹹菜湯。」

有好吃的也要有好喝的,陳萬得說他們會去雜貨店買酒:「有紅露酒、太白酒,紅露酒現在還有,太白酒沒有了。還有自己做的酒,私釀的米酒,用碗頭喝,以前喝紹興酒就很奢華了。」喝醉了要怎麼回家?答案是不用回家。「喝醉就倒在路邊睡覺,歡歡喜喜來給人家請客,請一請、喝一喝就沿路吐。」

請客規模可大可小,前任先嗇宮總幹事林成動說,牲禮拜完之後就用來請客:「都是剁一剁、排一排,放整桌。現在一批人走,收拾一下再等一批人來,有時候根本就沒走,沒有菜就一直添上去。」在自家的門口埕請客,親友來了就坐一桌,吃飽了要走就走,輪流到各家做客。「雞鴨都是自己家養的,買一些豬肉魚肉,其他炸類就是蔬菜跟麵粉炸一炸。」林成動表示,做生意的人才會請很多,他們不是大戶人家,過年的時候還比較豐盛。

說起大拜拜,曾為秀英花農的吳卿輝,第一個就想到他父親,平常騎車收花、送花,那天則是去市場大採購,「魚就吊在腳踏車的把手上面,魚尾都可以拖在地上了,那是嘉臘魚、大頭鰱,很大尾。」他母親則會炸菜炸(菜丸子),一邊炸大家就一邊吃,他笑說:「菜丸子就是要熱熱的,肚子餓餓的,吃起來最好吃,端上桌以後反而沒有人要吃。」

林瑞昌的祖先於乾隆年間來台,已有200多年,在日治時期,他的叔公林清敦曾任臺北廳新莊支廳二重埔區長,也是先嗇宮的總董事。1925年,林清敦募款重修先嗇宮,邀請了知名匠師吳海桐,而林瑞昌的祖父是吳海桐的徒弟,也參與了這次工程。出於這份因緣,有請同一批匠人來興建林家的「崇德居」,建材來自廈門,1928年落成,位於三重車路頭街,至今仍保有古典風貌。

用心維護祖宅的林瑞昌,對於大拜拜也有深刻記憶,他們會先到先嗇宮祭拜,帶一條鯉魚、一塊豬肉,還有甘蔗。祭拜完再回家請客,因為家族人口多,就找總鋪師一起來煮,一家分個一、兩桌。關於大家族的生活,林瑞昌覺得有好也有壞,壞的就是「常常在吵架,孩子也吵架,大人也吵架」,拜拜的時候還會互相比較,看別人是不是吃得更豐盛,「趣味的時候就是,一碗飯拿著,從頭吃到尾」,各家菜色都能嘗到,也是一種口福。


三重古宅「崇德居」門前,林瑞昌(正中)與社區記者班師生合影。(拍攝:蔡育琳)


不只三重有大拜拜

農業社會,一般人不會天天吃好料,碰到大拜拜請客,就是犒賞五臟廟的好時機,捷興宮主委陳萬得說:「我那時候讀省立板中初中部,大家同學揪一揪,書包背著就去給人家請。」他走過的足跡包括鶯歌、板橋、艋舺、三重,不用帶禮物,只要人到了,對方的家族就會很高興,因為有面子。

為了吃拜拜,前任先嗇宮總幹事林成動也曾走透透,「最遠在大溪,也是硬要把你叫去,513台北,511新莊,918蘆洲,8月初8五股,都有大拜拜。」林成動認為,三重大拜拜會這麼蓬勃發展,主要是從中南部來的人很多,一些大工廠都在三重,來這邊賺到錢,成功了就要叫親戚朋友來。

書畫名家林彥助記得在他「做囡仔」的時候,曾經坐三輪車去吃大拜拜,「大人坐在上面,我蹲在前面,很稀罕,要去蘆洲給人家請。」當時一般人大多步行,能坐三輪車到其它村落,想必就像郊遊遠足,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回憶。


三重捷興宮原名「簡仔畬福德祠」,西元1801年建立,歷經多次搬遷、修建,現在位於重新路四段。(拍攝:蔡育琳)


童年回憶與大拜拜

陳萬得小時候就讀二重國小,從他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每次三重大拜拜,就會跑到先嗇宮前報到。「等著要拿旗子遶境,如果他們看中你,就叫你過來。拿一個旗子可以5塊錢,我們那時候零用錢才2塊。」一個小孩子,舉旗繞境不累嗎?陳萬得回答說:「從早到晚要走一整天,反正就嘻嘻哈哈,時間過得很快。」

時間確實過得很快,對於陳萬得來說,遶境不只是兒時回憶,長大後還有精彩續集。捷興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而在三重的傳統就是,先嗇宮的神農大帝每次出巡,都由捷興宮的土地公做先鋒官,陳萬得身為捷興宮主委,從小到老都認真執行任務。

曾任三屆五谷里長的林成動說,以前三重大拜拜,台北的大橋、太平、永樂國小,只要是住三重的學生,就可以提早下課。當時他就讀的明志國中,就是現在先嗇宮對面的興穀國小,農曆425當天,他們可以出來看熱鬧,但不能提前下課,其實在那種氣氛中,他很坦白的說:「根本就上不了課。」

童年中的大拜拜,除了好看、好玩、賺外快,其實還有特別辛苦的例子。從小幫忙做生意的林彥助,當時就讀三重國小,他自認算是用功的學生,但也經常逃課,因為工作比較要緊。「我們家裡在做那個魚丸,425號神農節,要忙25天,要準備東西……到我家買東西的人都好像用搶的,比現在排隊還久,好像不要錢一樣。」林彥助感慨說大拜拜的影響非常大,那段時間他沒有一天去上課的。

總而言之,大拜拜的日子一接近,不管大人或小孩,整個三重都陷入非常時期,說是緊急狀態也不誇張。那是集體的記憶,也是時代的傳奇,儘管一去不回、有好有壞,回想起來仍有滋有味。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更多三重大拜拜的故事。


三重大拜拜系列報導 【跨年比不上,舉債都要辦】

【跨年比不上,舉債都要辦】
瘋狂的年代,熱鬧的拜拜-三重耆老訪談紀錄之一
社區記者 蔡育琳 報導

半世紀前,名聞全台的三重大拜拜,到底有多熱鬧、多瘋狂?為何人們如此投入,還要政府出面抑止?時過境遷,往事只能靠回憶,我們採訪了幾位本地的長輩,每個人有不同經歷,但是對於當時的盛況,他們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分享了生動故事。




這一則報導的日期是民國4762日,可以看到大拜拜對於交通的影響。三重原本隸屬於蘆洲鄉,民國36年升格為鎮,51年升格為市,99年改制為區。(照片提供:三重社大)


寸步難行的台北橋

林成動從小在先嗇宮旁長大,曾擔任先嗇宮總幹事、五谷里里長、聯樂社社長。他記得在民國50年代,從中南部到三重就業的人很多,每逢大拜拜,就會邀請故鄉的親友來看熱鬧、吃辦桌,結果那天就是「整個三重都爆掉」。

農業社會中,五穀王廟(先嗇宮)是三重的信仰中心,神農大帝聖誕是農曆426日,但25日就會請客和遶境。林成動說,當天下午台北橋幾乎無法通行,就連走路也寸步難行,甚至誇張到:「我有朋友說,他從晚上6點鐘就到台北橋,到三重已經12點了。」在現代人的印象中,確實有可能塞車,但在50年前呢?林成動回答:「那時候哪開得起車子,有腳踏車就很好了。現在的跨年跟不上那個時候,425大拜拜那實在恐怖啦!」

走在塞人不塞車的台北橋上,是什麼感覺?住在三重溪尾街的「末代花農」吳卿輝,也有相似的經歷。他的祖父和父親都種秀英花,也做收花的中盤商,送到大稻埕賣給茶商,用來做花茶。光復初期,淡水河畔一片白色花海,許多三重人靠秀英花維生。吳卿輝與兄弟們從小跟著種花種菜,直到他25歲那年,土地被政府徵收,做為碧華國中及重陽大橋引道,家族因而結束務農,轉為經營鋼鐵工廠至今。吳家的變化有如三重的縮影,從農業進入工商業,生活型態也隨之改變。

民國57年,吳卿輝就讀中國市政專校(現為中國科技大學),學校位於台北興隆路,他回家要先搭欣欣客運到重慶南路,再走到北門站轉乘24號公車。因為大拜拜,車輛禁止通行,吳卿輝邀請的十幾個同學,不辭辛苦改搭11號步車,「就從北門走路到我家,讓我們請客……走到台北橋,整個台北橋都是人。」他記得還有人會坐小船,穿越淡水河抵達三重,原本小船是載水肥的,為了大吃一頓,搭水肥船也無妨。

今年78歲的林彥助,16歲就拜書法大師曹容為師,林彥助擅長詩詞、書法和繪畫,被稱為三重才子。他記得當時的風氣就是如此,到處有人酬神請客,而三重大拜拜的特別之處,是因為要過台北橋,橋上人山人海,成為奇觀。「三重人很好客,以前只有台北橋一座 ,因為沒有中興橋、沒有忠孝橋,都沒有。所以台北市要到三重來……遊客過江醉方回(備註)。」



早年間很少人有相機,三重經過數次水患風災,文史資料難以保留。找不到民間請客的畫面,就以這張先嗇宮的普渡照片做一番想像。(照片提供:三重社大)


存錢借錢都要請客

住在三重簡仔畬(集美街一帶)的林萬得,31歲就接掌捷興宮管委會主委,直到今天已超過35年,並歷任2屆里長、3屆市民代表。他記得有句話說:「一年存一次,存425請人客。」 為什麼呢?林萬得認為是面子問題:「你請我也要請,不請的話就覺得說你是沒朋友,農業社會就是這個面子比較重要,存一年425花一花,花不夠還要標會。」標會如果不夠,還可以賒帳,雜貨店很有人情味,等到過年才清算。

形容自己是「土生土長三重原住民」的林彥助,從小幫忙家裡賣魚丸,現在店面出租,仍住在大同南路的市場內。過去他們自己養豬,一年賣兩次,一次是過年,一次是大拜拜之前,他說:「那些錢要來補貼425請客。」由此可見大拜拜的重要性,以及耗費之大。

沒有養豬、沒有錢的人怎麼辦?林彥助說:「去雜貨店賒欠酒啦、雜糧啦,都記在牆壁上,以前帳簿都用粉筆給它寫在壁上……王二到我家今年欠3瓶酒,多少錢都用賒欠的。」林家賣魚丸也有帳簿,在他印象中,10個人也沒有2個還,明知道對方就是還不起,然而客人的拜託很難拒絕,尤其在大拜拜的時候:「我家有人客在等,我會賺錢還你啦,要給我漏氣嗎?」

林彥助認為做生意難免吃虧,但那時沒有人會討債討得很厲害,現在看來,應該是當年的風土民情,不管是債主或欠債的人,都不能允許「漏氣」這種事發生。不過別人是愛面子,林彥助覺得是「榮譽感」,他說:「吃慷慨的啦,給人家請越多,覺得好像我們家今年賺錢賺最多,請越多越有那個榮譽感。」

23年次的陳秋金,曾在三重公所擔任機要祕書,也做過三重埔文史研究協會理事長。他說在民國50年代,他的月薪600多元,結婚時請了18桌,紅包大約36-42元。而三重大拜拜請客一桌就要300400元,可見花費有多大,負擔也沉重。

洪希賢出生在大稻埕,民國51年搬到三重,現任三重埔文史研究協會理事長。提到標會這件事,他解釋說:「早期生活很困苦,大拜拜才有好東西可以吃……艱苦人怎麼辦,所以招會仔,標到了就來請客。這是古老的、先人的智慧,是一個非常好的互助會、信任的互助會。」

然而借錢來請客,終究不是長久之道,洪希賢認為三重大拜拜後來是:「越演越激烈,越走火入魔,大家都其實苦在心裡……每個人心裡都想停下來,不想請了啦!因為你太累了嘛,一年做得要死、賺得要死,都給人家吃去了。」

長輩們的回憶有如傳奇,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卻又讓人不禁好奇,在那瘋狂的年代,人們舉債請客,走火入魔,究竟原因何在?除了面子問題,是否因為虔誠信仰?當時都吃些什麼好料?為何到處有人睡在路邊?跨年也比不上、聞名全台的三重大拜拜,深深吸引著我們,想要更深入了解。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更多三重大拜拜的故事。


台北縣文采 林彥助詩書畫》,書籍提供:林彥助(翻拍:蔡育琳)
備註:
「遊客過江醉方回」一句,來自林彥助的詩作三重好〉:
「君不見,淡江之浪雪飛來,漁歌翻碧恣徘徊。
又不見,中秋遊船抱明月,玉人吹笛聲聲絕。
成群鷗鷺掩蘆花,童叟垂竿魚發發,觀音山秀真欲笑,漫天綺彩綿雲開。
三重鬧熱神農節,遊客過江醉方回。」


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

三重大拜拜系列報導之一


神農文化祭源自於三重埔大拜拜

記憶當中每年總有那麼幾天,大街上塞滿了看熱鬧的人潮,宮廟前響起此起彼落、接續不斷的鞭炮聲。民國106年5月14至21日由新北市政府、新北市三重區公所與財團法人新北市三重區先嗇宮共同舉辦「宗教文化藝術節暨神農文化祭慶典」,包含健康路跑、舞蹈表演、民俗表演、歌仔戲表演、藥膳品嚐和神明遶境等一系列活動,其前身便是四、五零年代臺灣人一定都聽過的「三重埔大拜拜」。



106.05.14健康開跑嘍!(黃阿青攝於先嗇宮前)



106.05.20上午的車隊遶境(蔡佩珊攝於捷興宮前路口)


三重大拜拜的由來與蓬勃發展

三重本身的地理環境屬於河埔新生地,土壤算肥沃卻帶有不少砂石。在早期農業社會中,有許多人祭拜神農大帝,期待祂保佑地方的耕種、附近居民的生活。而在每年神農大帝誕辰前夕(農曆四月廿五),當地人也會透過祭祀活動慶祝並酬謝祂一年來的照顧,邀請親朋好友來家裡作客,共享平日吃不到的美味大餐,一同分享喜悅。新北市其他地區,如新莊大拜拜(五月初一地藏庵大眾爺)、淡水大拜拜(五月初六清水巖清水祖師爺)、蘆洲大拜拜(九月十八湧蓮寺南海佛祖)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106.05.20神農文化祭人山人海的景象(蔡佩珊攝於先嗇宮前)


  從小住在先嗇宮附近的前任先嗇宮總幹事林成動表示,三重大拜拜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祭祀活動如此蓬勃發展,主要原因在於人口數量、人口組成以及交通位置。在當時的年代許多大工廠如:紐約製藥、味全、東元等都設立在三重,又有空軍及憲兵營,所以人口較多,同時擁有較多的工作機會,許多中南部人因此北上工作、落地生根。所謂入境隨俗,他們也跟著當地居民一起拜拜、請客,藉此告訴親朋好友自己事業有成。

先嗇宮──三重最古老的廟宇,歷史可追溯至清代乾隆20年(西元1755年)

三重先嗇宮又稱為「五穀王廟」,主祀農業守護神:神農大帝。日治時期更名為「先嗇宮」,其名取自於古代天子所祭拜的八臘神之首,它是目前新北市三重區唯一的市定古蹟。三重埔文史研究協會理事長洪希賢指出,六十年前三重先嗇宮的香火旺盛,其神農信仰文化在北臺灣非常轟動、全省皆知,所以當時中壢的內定里才會從這裡請一尊神農大帝過去供奉,而非其他歷史更悠久的廟宇,希望能保佑他們耕種順利與豐收。

  先嗇宮的對場作是全臺現存對場對比最明顯的建築。對場作是以金線或前後殿為界,同時聘請兩組以上之匠師分別建造,包含大木、鑿花、石作、彩繪、屋脊剪粘泥塑均彼此對場。在對場的情況下,雙方的設計美感、施工技巧、用料水準相形明顯,使得兩組工匠有不能輸給對方的心態,更加認真製作,過程中能充分發揮所長,展現其巧思與技藝。由於匠師的流派不同,這樣的結果會造成左右兩邊不相對稱的有趣現象,也使先嗇宮呈現特殊的建築風格。1925年改建時採的對場作,是由陳應彬(中和積穗)率黃龜理(板橋員山)製作虎邊,吳海桐(新莊)率王款(二重埔)製作龍邊。



翻拍於《曹容秋圃楷書先        2015.12先嗇宮宮道(蔡育琳攝於五谷王北街)
嗇宮紀念碑》(原為李志峰攝)


  另外,從重新路轉入五谷王北街口,在路橋下有塊石碑,是民國43年由書法大師曹容先生題的「先嗇宮宮道」,即五谷王北街到先嗇宮約百公尺的道路,宮道兩旁的人行道上,每隔幾步就有塊立體雕刻植物圖像,並書寫該植物屬性的藥草地磚。



106.06.27有關神農嚐百草的龍眼藥草地磚(蔡佩珊攝於先嗇宮宮道)

神農大帝在祂一生的傳奇故事中,不同的時期分別以不同的方式來教導人民,也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神農大帝又稱為五榖先帝、開天炎帝、藥王等,根據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神農氏發明耕種的農具教人民種植五榖,又親嘗百草醫治民間疾病,並且樹立市集的規模互通貨財。所以神農大帝是農民、糧商、醫師、中藥商的守護神,更保佑農業豐收、人民健康。



106.04.05黑臉神農大帝及保生大帝神像(蔡佩珊攝於先嗇宮內)


  神農大帝的造型大多頭角崢嶸、坦胸露臂、腰圍樹葉、赤手光腳、蹲坐的樣子,手上還持著稻穗或藥草,更有綠、紅、黑三種不同面貌的神像。綠臉代表少年的神農茹食草木,飲食不足且沉澱了許多綠色色素;紅臉為中、壯年之形態,發明農具、陶器後熟食飽飢所呈現紅光滿面之像,亦為教民放火燒山、拓荒,被火及太陽的高溫曝曬所呈現的紅色;黑臉則為嚐百草後,毒素之日積月累,亦為誤嚐斷腸草,中毒而全身發黑,多為老年形態。

  祭拜神農有一個禁忌就是千萬不能用牛肉!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因為神農大帝是教人民耕種的,而牛是幫忙耕種的動物,農人基於感念之情都是不吃牛肉的哦!另一個原因在西晉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中有記載到,神農外形為「人身牛首」,在考古中也發現許多牛首造型,因此推斷神農與牛應有相當關聯及淵源,所以祭祀時也不用牛肉作為獻禮。

關於三重埔大拜拜的盛況、消失,還有許多精彩的小故事等著大家來發現,這些細節下回分曉!

「四月二五欲予請,無車通坐愛用行」這天是號稱「每年吃掉一座中興大橋」的三重埔大拜拜!曾經有人為了它,要提早放學怕回不了家,曾經有人為了它,標會、當棉被,呈現「寧願脫褲子也不要沒面子」的臺灣人獨特的性格,曾經也有人為了它,傷透了腦筋,到底是美味還是浪費?當時的宴會舉行了哪些精采的內容?到底又有多盛大?進入工商業社會後的三重埔大拜拜又該何去何從呢?

三重大拜拜系列報導之四 【三重大拜拜鋪張浪費與扣稅金之消失的風貌】

三重大拜拜系列報導之 四 【三重大拜拜 鋪張浪費 與 扣稅金 之消失的風貌 】 社區記者 洪美雪 報導 早期三重居民多數 以務農為主,為求年年莊稼豐收,於是會在農曆 4 月 26 日 神農大帝的聖誕的這一天,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為神農大帝 祝壽。 擁有 ...